返回 娱乐

本报记者随曲亚波赴京录制《感动中国》采访手记

2025-08-18

这些设想在我第一次见到曲亚波时被打破。7月10日,曲亚波即将前往北京,参与录制有着“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”美誉的《感动中国》节目。早上6点,我叩开了曲亚波朋友家的门,迎接我的是一阵爽朗的笑声:“快进屋吧妹子,我这边马上收拾行李了。”还没来得及自我介绍,她亲切的声音便扑面而来。

眼前的曲亚波,一头利落短发,脸上始终洋溢着真诚的笑容,眼睛亮晶晶的,语速快,声音洪亮。“别介意我嗓门大啊,”她笑着解释,“家里两位老人耳朵不太好,习惯了。”

朋友刘文英为她准备了早餐,帮她收拾行李,并细心发现衣服扣子松了,立刻拿出针线缝好。作为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,刘文英言语里满是疼惜:“我们从小一起长大,亲眼见证了她的不容易,我们都很心疼她,都希望她好。”在家里,曲亚波是压不弯的顶梁柱,在朋友身边,她是被呵护、被心疼的姐妹。这位守护家人的“女强人”,同样被温暖的爱意守护着。“每次和这些朋友在一起,我都觉得很放松、很幸福,他们是我的后盾。”曲亚波的话语里满是依赖。

与她的熟悉感和亲密感很快便会建立。她会主动询问我,为颁奖典礼准备的衣服合不合身,会说起她想买一件新衣服,但是因价格太贵没舍得。她很向往首都北京,但又担心录制节目时,一旦提及去世的爱人会忍不住流泪,“不能总让人看见我哭,好像我过得多苦似的。”曲亚波不觉得自己过去20余年的生活是在受苦,她从不怨恨所经历的苦难。

彩排现场,曲亚波坐在观众席观看自己的纪实影片,荧幕的光映在她的脸上忽明忽暗,二十载光阴被浓缩成几分钟的影像,“以前就是埋头一天天过,没想太多。现在回头一看,竟这么久了。”我问她站在偌大的舞台上是否紧张,她坦然道:“还好。我从没觉得自己做的事有多伟大,只是把过去二十几年走过的路,真实地分享出来。”曲亚波没有为节目录制做过多的采访准备,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表达。正是这份将二十多年风雨视作寻常的坦然,让她在聚光灯下依然从容如常。

当曲亚波最终站在《感动中国》的颁奖台上,那份从容淡定感染了台下的观众。她话语真诚质朴,却句句千钧,让听者潸然泪下。录制结束,现场很多观众走向曲亚波表达敬意,互相拥抱,彼此鼓励,她像一束光,温暖而坚定地照亮着周围的人。

四天的相处,我从最初的观察者渐渐变成了仰望者。她的乐观与坚韧,如细雨般无声浸润着我。很多时候,我忘了采访任务,只是沉浸在一部用责任与爱意写就的“女性史诗”中。我阅读了她童年丧父、失学的伤痛记忆,知晓了她成家后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,懂得了她在命运考验接踵而至时的不屈和坚持,倾听了她在儿子成家立业、孙辈绕膝时,发自心底的欣慰。与她交谈,让我愈发笃信:人生的每一次坎坷,都是铸就更强大内心的契机。

如今,曲亚波的形象在我心中具体而丰满,她既是敢于挑战命运的斗士,也是能互诉心事、分享喜悦的亲切大姐。她行事磊落干脆,不拖泥带水。她孝老爱亲,最常说起的话题就是家里的公婆和刚出生的小孙子。她内心敏感而丰盈,天上的云、地上的草、水中的鱼,都能让她悟出生活的哲理。她擅长画画,期盼有一天能重拾画笔。她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对生活的热爱,想将自己的故事慢慢回忆、细细写下来。

曲亚波的“感动中国”,感动的不止是一瞬。未来,曲亚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,“我成长在‘学雷锋’的浪潮中,‘雷锋精神’对我来说不是一句口号,是一种持之以恒的行动。”曲亚波说,参加《感动中国》节目录制,让她看到很多不一样的光,她想为社会做更多的事,想让老人们安享晚年,想安慰和她有同样经历的人。这棵在苦难中顽强生长的生命之树,不再仅仅荫蔽自己的院落,她已将承受的苦难转化为庇护他人的盎然绿意。

最新文章

《生万物》之后,女配角境遇大不同

影视

 

阅读18095

港姐冠军出炉,观众大呼降低审美

热点

 

阅读18304

李艾高速被拦住,原因竟是看起来太年轻

吃瓜

 

阅读16023

并不是所有的星二代,都是风风光光的

明星

 

阅读10244

被低估的李沁,给了多少“跨界演员”上了一课

吃瓜

 

阅读1355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