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:很遗憾,今年没有太多颠覆我们想象的作品,但有几部作品比较令人惊喜,它们回归了传统叙事,结构非常工整,在视听设计上、镜头语言、表演和情感表达上都相当扎实。这几部短片的导演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,这也体现出年轻创作者们心态愈发沉稳,不再那么浮躁。
获得最佳摄影奖的短片,导演以年轻人特有的视角讲述了一段未成年人的故事,叙事视角很新颖。而且导演是摄影系毕业,镜头语言富有创意,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。在如今有些导演拍电影就像记流水账的环境下,能把电影拍得像电影,能真正运用电影语言展现作者性是非常难得的。
Q:您如何看待短视频对传统短片创作生态的影响?是挑战还是机遇?
A:我们首先要明确短视频和短片的区别。短片是电影的一个种类,是致力于展现高艺术性、传递审美价值观以及作者表达的作品;而短视频主要是信息采集与传递的工具,两者的创作目的和艺术追求完全不同。
短视频的兴起确实改变了人们的观影习惯,很多人越来越不愿意花时间去思考电影中的隐喻或镜头语言,而是更喜欢直接获取信息。这对传统短片和长片来说都是一种挑战。但另一方面,在这个碎片化时代,短片也可能迎来新的机会。因为它比长片更符合现代人的观看节奏,同时又比短视频更具艺术深度。本届入围作品中就有一些导演在尝试短片的商业化路径,且技法成熟,这或许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。
Q:您对年轻导演有什么建议?
A:我认为讲故事的能力和叙事节奏至关重要,同时也要注重提升短片的艺术性和作者性。我建议年轻导演在起步阶段一定要坚持个人风格。只有打好基础,形成独特风格,才有可能稳步发展。导演还要具备持续观察社会、思考人生和探究人性的能力,否则很难创作出具有深度、能够流传的作品。另外,为人处世也很关键,只有赢得团队成员的尊重和信任,才能更好地开展创作工作。在当前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下,创作者需要保持对专业的尊重,怀揣勇气和才华投身电影行业。